首页 栏目首页 > 渠道 > 正文

楚雄非遗文创闪耀南博会

.


(资料图)

世界的舞台,交流的平台

第7届南博会上

位于11号文化旅游馆的楚雄展区内

特色非遗化身“显眼包”

一件件非遗文创产品实力“圈粉”

备受市民、游客喜爱

古老的文化遗产迸发新活力

头号“显眼包”——彝绣

走进展区

彝绣服饰、挂件、首饰

笔记本、包包、抱枕

桌旗、床旗、沙发靠垫

……

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彝绣文创产品

吸人眼球

这个叫“彝绣”的“显眼包”

从1700余年前走来

走出楚雄,走向国际

让世界共享

来自永仁华锦彝绣有限公司的彝族绣娘李秀花带了10多类彝绣文创产品来参展,她表示:“市民、游客都很喜欢我们的彝绣,尤其彝绣旅游类文创产品销售额更是可观。”

(李秀花 左)

“只有‘走出去’,去借鉴、去交流,才能‘带回来’。”来自永仁阿妹妮若彝绣有限公司的楚雄州级非遗彝族刺绣传承人李芬表示,此次南博会上,众多颇具时尚感的彝绣文创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接下来,将多培养一些年轻的彝族刺绣传承人,多带她们出来走一走,学习借鉴其他技艺,创新推出更多的彝绣文创产品。

(李芬 右)

成立于2022年的南华彝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带来了其生产的彝绣杯子、耳环、项链、十二生肖等彝绣文创产品。“许多人都来展台前了解我们的产品,也有一些人直接购买。”代表公司前来参展的周建东表示,希望通过南博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开拓市场、打响企业品牌,助力南华彝绣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二号“显眼包”——苴却砚

苴却砚集四大名砚特点于一身

被文人墨客视为文房珍品而广泛收藏

苴却砚的制作始于宋代

兴盛于明清

因砚石石材产于永仁

永仁古称“苴却”而得其名

苴却砚石材丰富

除人们较为熟知的石眼之外

还有灿若田黄的金黄膘

绿若碧玉的翠绿膘、黄绿相间的复合膘

多种色彩融合的墨趣膘等

上百种石品

永仁县苴却民族工艺制品厂至今已有19年的苴却砚生产制作历史。该厂在省级苴却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马世明的带领下,年生产制作“中国苴却砚”及其文化旅游产品3600余方,包括砚台、茶盘、艺术品摆件以及围棋棋盘等多种类型,年产值达350万元。

“此次我们带了20方左右的砚台来参展,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很喜欢,有些市民则希望能亲自去我们厂里挑选一方属于自己的砚台。”代表工厂来参展的刘晓豪表示。

据她介绍,目前,永仁县苴却民族工艺制品厂共有雕刻师8人,工厂每年定期培训本地学徒,保护传承苴却砚制作技艺。同时,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各种大型博览会及展销展览活动,助力提升苴却砚的对外影响力。

三号“显眼包”——骨角工艺品

骨角工艺为省级非遗项目

其工艺品主要是

以牛、羊角蹄骨为原料生产的工艺品、饰品

门类齐全,产品众多

深受国内外宾客的喜爱

骨角工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白崇立是这门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于1997年创办楚雄益友民族骨角工艺厂,并运用四代相传的民间工艺,以牛、羊骨角为原材料,结合现代生产工艺,在牛角号、牛角药水罐、牛角酒杯等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出牛角梳、牛角酒具、牛角雕工艺品、民族工艺图腾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共十大类、200多件系列产品。

“我们带来了牛角梳、牛角酒具、骨角首饰等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极受大家青睐,众多市民来询价购买、定制,也有部分商家来洽谈合作。”白崇立介绍。

作为骨角工艺的守护者,目前白崇立已经带出了第六代徒弟。白崇立表示,下一步,将以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为导向,寻求工艺和销路上的持续突破,使传统手工艺在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孙兵 张永强 受访者 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